黃楊屬于國家二級保護植物。它隸屬于黃楊科黃楊屬,是一類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下面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黃楊這種保護植物。
一、形態特征 黃楊植株高度一般在1 - 3米左右,莖干呈灰白色,樹皮平滑,枝條密集且四棱形。葉片對生,質地厚實而有光澤,為橢圓形或者倒卵形,長度大概在1 - 3厘米之間,寬度約為0.5 - 1.2厘米,先端鈍圓或者微凹,基部楔形,邊緣平整無齒,葉脈不明顯。花朵較小,通常為淡黃色,雄花和雌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植株上(雌雄異株),花期多集中在4 - 5月。果實為蒴果,近球形,直徑約6 - 8毫米,成熟時開裂,內含種子,果期一般在9 - 10月。
二、分布范圍與生長習性 黃楊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地區以及西南山區,例如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湖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省份,在朝鮮半島也有少量分布。它們多生長在海拔300 - 2500米的山地林下、溪邊或者山谷陰濕處,喜歡肥沃濕潤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環境,具有一定的耐陰性,但過于蔭蔽會影響其生長速度。
三、價值意義
- 園林觀賞價值:黃楊因其四季常青、樹姿優美、葉片細密且富有光澤等特點,是制作盆景和園林綠化中不可或缺的優良樹種。通過修剪整形可以培育成各種造型奇特的盆景作品,如懸崖式、直干式、曲干式等;同時也可以作為綠籬、色塊、孤植或者叢植點綴于庭院、公園、廣場等地。
- 文化藝術價值:在中國傳統文化里,“黃”與“楊”皆為吉祥如意之象征,寓意著長壽安康、繁榮昌盛。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將黃楊融入詩詞歌賦之中,用來表達高潔品質、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。黃楊木質地堅硬細膩,紋理清晰美觀,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雕刻工藝品之上乘材料,可用于制作佛像、擺件、印章、扇骨、筆筒等精美物品。
- 生態價值:黃楊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它是許多昆蟲的食物來源,為鳥類提供了棲息場所和筑巢材料,有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。黃楊根系發達,能夠有效固土護坡,防止水土流失,對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。
四、瀕危原因及保護措施
- 瀕危原因 (1)過度采挖:由于黃楊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,長期以來遭受大量非法采集,導致野生資源急劇減少。 (2)棲息地破壞: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許多原本適合黃楊生長的地方被開發成建設用地,使得其生存空間不斷縮小。 (3)繁殖困難:黃楊自然繁殖能力較弱,種子發芽率低,幼苗存活率不高,再加上受到外界因素干擾,進一步影響了種群數量的增長。
- 保護措施 (1)加強立法執法力度:嚴格執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》,嚴厲打擊非法采挖、販賣黃楊的行為,提高違法成本,增強法律威懾力。 (2)建立自然保護區:根據黃楊分布情況,設立專門的自然保護區或者保護小區,加強對原生境的保護,確保其有足夠的生存空間。 (3)開展科學研究:組織科研人員深入研究黃楊的生物學特性、生態需求、遺傳多樣性等內容,探索科學合理的繁殖技術,如組培快繁、扦插育苗等方法,擴大人工種植規模,增加種群數量。 (4)加強宣傳教育:利用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黃楊相關知識及其保護的重要性,倡導文明旅游、綠色消費理念,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的良好氛圍。
推薦一些常用的黃楊品種,希望大家喜歡
1.小葉黃楊
2.大葉黃楊
3.金邊黃楊
4.北海道黃楊
品名:黃楊
高度:80~400cm
特點:四季常綠,耐寒性較強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四季/視地區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格:30~260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