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子是禾本科竹亞科的植物,種類繁多,全球約有150屬1400多種。下面為您詳細介紹竹子的主要種類及其特點:
一、毛竹 毛竹(Phyllostachys edulis)是中國最常見的大型叢生竹種之一。稈高可達20米,粗達20厘米,幼竿被白蠟粉,老時無毛。它是優質的建筑材料和造紙原料,竹筍也可食用。其分布廣泛,適應性強,在中國南方地區常見。
二、剛竹 剛竹(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)又名桂竹、硬頭黃,竿高達18米,徑達10厘米,新竿綠色,無毛,老竿呈綠黃色或金黃色,節間圓柱形,壁厚而堅硬。其竹材堅韌,為優良的建筑、造紙及工藝品原料,也是制作樂器如笛、簫等的好材料。在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均有栽培。
三、淡竹 淡竹(Phyllostachys nigra var. henonis)又稱紫竹、墨竹,竿高6-10米,直徑3-5厘米,新竿綠色,老竿變為紫黑色,有光澤。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,常用于園林綠化中營造氛圍,同時在傳統繪畫藝術里象征著高風亮節的精神品質。
四、方竹 方竹(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)因其莖節處略呈方形而得名,稈高7-12米,直徑3-5厘米,新竿綠色,無毛,老竿呈淡黃色。這種竹子的獨特形態使其成為園藝裝飾中的珍品,而且它的竹筍味道鮮美,營養豐富,深受人們喜愛。
五、孝順竹 孝順竹(Bambusa multiplex)又稱觀音竹,竿高3-6米,直徑1-2厘米,新竿被白粉,老竿無毛,節間短而密,分枝多且簇生。該品種耐修剪,適合盆栽觀賞,也常用于庭院造景或作為防風固沙的防護林帶。
六、佛肚竹 佛肚竹(Bambusa ventricosa)以其奇特的竹節膨大似佛肚而聞名,稈高5-10米,直徑3-6厘米,新竿淡綠色,老竿灰綠色。佛肚竹是一種極具特色的觀賞性竹類,不僅外形獨特,而且寓意吉祥如意,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廣受歡迎。
七、矢竹 矢竹(Sasa veitchii)屬于小型叢生竹,稈高1-2米,直徑0.5-1厘米,新竿綠色,老竿呈棕褐色。矢竹葉片寬大且密集,能形成良好的覆蓋效果,可用于坡地綠化和水土保持;它還是制作掃帚等日用品的重要原材料。
八、麻竹 麻竹(Dendrocalamus latiflorus)是世界上的叢生竹之一,稈高15-20米,直徑10-20厘米,新竿被白粉,老竿呈灰白色。麻竹生長迅速,產量高,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其竹筍口感細膩,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,是重要的經濟作物。
九、早園竹 早園竹(Phyllostachys praecox)因春季發筍較早而得名,稈高6-10米,直徑3-5厘米,新竿綠色,老竿呈淡黃色。早園竹適應性強,抗寒性好,分布范圍廣,竹筍可食,竹材可用于建筑、編織等方面。
十、雷竹 雷竹(Phyllostachys violascens)又叫早竹、雷公竹,稈高8-15米,直徑4-6厘米,新竿綠色,老竿呈淡黃色。雷竹出筍期早,產量高,竹筍品質優良,是重要的筍用竹種,同時其竹材也可用于加工制造。
以上就是關于竹子種類及特點的一些介紹,不同類型的竹子在外觀形態、生長習性以及用途方面存在差異,但它們都具有一定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。
品名:竹子
株高:4~8m
觀賞期:全年
栽植期:春、夏、秋、冬
特點:耐寒性強,四季常綠。
供應規格:1~8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