側柏葉在古代被廣泛應用于藥用和文化領域。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等古籍中均有對其藥用價值的記載。以下是關于側柏葉的一些詳細信息:
-
藥用價值:側柏葉性味苦、澀,微寒,歸肺、肝、脾經。主要功能為涼血止血、祛風利濕、散瘀解毒。可用于治療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崩漏、便血、風濕痹痛、濕疹瘙癢等癥狀。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側柏葉列為上品,認為其能“主心腹邪氣,五臟膀胱寒熱,補中益氣,久服輕身耐老”。
-
文化象征: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側柏樹因其四季常青、生命力頑強而被視為長壽和吉祥的象征。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側柏入詩,表達對永恒生命的向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。唐代詩人王維在其作品《山居秋暝》中有“空山新雨后,天氣晚來秋。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雖未直接提到側柏,但松柏并稱,同為長青之木,寓意深遠。
-
歷史應用:古代人們不僅利用側柏葉的藥用特性,還將其用于日常生活中。如制作香料、熏香等,以凈化空氣、驅除蚊蟲。側柏木材堅硬耐用,是建筑和家具制作的優質材料。
-
現代研究進展:近年來,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研究人員從側柏葉中分離出多種活性成分,如黃酮類化合物、揮發油等,進一步證實了其在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菌等方面的功效。這為傳統中藥的現代化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-
注意事項:雖然側柏葉具有諸多益處,但使用時也需注意適量。過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等問題。孕婦及體質虛弱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。
側柏葉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,而且在現代醫學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品名:側柏苗
高度:60~200cm
特點:耐寒性強,四季常綠,適應性好。
種植期:四季/視地區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格:盆栽苗/裸根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