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芷和旱蓮草是兩種不同的中草藥,它們在植物學分類、性味歸經、功效應用等方面都有顯著區別。植物學分類:白芷(Angelica dahurica):屬于傘形科當歸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根部為入藥部分,通常在秋季采挖。旱蓮草(Eclipta prostrata):則歸屬于菊科鱧腸屬的一年生草本植
白芷和旱蓮草是兩種不同的中草藥,它們在植物學分類、性味歸經、功效應用等方面都有顯著區別。
-
植物學分類:
- 白芷(Angelica dahurica):屬于傘形科當歸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根部為入藥部分,通常在秋季采挖。
- 旱蓮草(Eclipta prostrata):則歸屬于菊科鱧腸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全草均可入藥,多在夏季開花時采集。
-
性味歸經:
- 白芷:性溫,味辛;主要歸肺、胃、大腸經。具有發散風寒、通竅止痛、燥濕止帶的功效。
- 旱蓮草:性涼,味甘、苦;歸肝、腎經。能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滋陰潤燥。
-
功效與應用:
- 白芷主要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、鼻塞流涕等癥狀,也可用于治療婦女白帶過多、皮膚瘙癢等癥。
- 旱蓮草常用于治療肝炎、黃疸、吐血、衄血及跌打損傷等病癥。現代研究還發現它具有抗衰老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
-
形態特征:
- 白芷植株高可達1米左右,葉片羽狀分裂,花小而白色,成復傘形花序排列。
- 旱蓮草植株矮小,莖匍匐生長,葉對生或輪生,呈線形或披針形,花小,白色或淡紫色,聚集成頭狀花序。
-
產地分布:
- 白芷主要產于中國東北、華北以及西北地區,如河北、山西、陜西等地。
- 旱蓮草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各省區,如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溫暖濕潤地帶。
-
藥用價值:
- 兩者雖然都屬于中藥材,但作用機制不同。白芷偏重于溫散祛風,適用于寒性疾病;而旱蓮草則傾向于清熱涼血,更適合熱性疾病。
白芷與旱蓮草無論從植物學特性還是藥用功能上都有著明顯的差異,因此在臨床使用時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。
品名:白芷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生長快,抗性好,產量高。
種植量:3~4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格:全新種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