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術的種子為細小的橢圓形或長圓形,顏色通常為棕黃色至棕褐色。白術(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.)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于菊科蒼術屬,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省份。其根莖部分在傳統(tǒng)中醫(yī)中
白術的種子為細小的橢圓形或長圓形,顏色通常為棕黃色至棕褐色。白術(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.)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屬于菊科蒼術屬,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省份。其根莖部分在傳統(tǒng)中醫(yī)中被廣泛應用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的功效。
種子的具體特征
- 形狀:白術種子的形狀較為細長,呈橢圓或長圓形,兩端略尖,中間稍扁。
- 大小:長度大約在2-3毫米之間,寬度約為1-1.5毫米。
- 表面:種子表面光滑,有時可見細微的縱向紋理。
- 顏色:成熟后的種子顏色從淺棕色逐漸變?yōu)樯钭攸S色或棕褐色,這與種子內部含有豐富的油脂有關。
- 質地:干燥狀態(tài)下質地較硬,但浸水后會變得柔軟。
種子的生物學特性
- 白術種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期,自然條件下需經過冬季低溫處理才能打破休眠,促進春季萌發(fā)。
- 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,白術種子的發(fā)芽率較高,一般可達70%-85%左右。
- 種子壽命相對較短,一般保存1-2年后活力明顯下降,因此播種時應選擇新鮮種子。
繁殖方法
雖然可以通過種子繁殖白術,但在實際生產中更多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。因為通過種子繁殖容易出現(xiàn)后代性狀分離,而分株繁殖可以保持母株優(yōu)良性狀的穩(wěn)定性。
了解白術種子的形態(tài)特征對于其種植及育種研究具有重要意義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,還應注意種子的采集、處理與保存,以確保高成活率和良好生長狀態(tài)。
品名:白術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生長快,抗性好,產量高。
種植量:3~4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(qū)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(guī)格:種子/種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