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埂鼠尾草鐘萼變種(Salvia plebeia R. Br. var. campanulata C. Y. Wu) 是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地埂鼠尾草的一個變種。這種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云南、四川等省份的山地林緣或灌叢中,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。
-
形態特征:地埂鼠尾草鐘萼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于其花萼呈鐘狀,明顯寬于原變種,花冠藍色或淡紫色,長約10-15毫米,上唇直立,下唇3裂;葉片卵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邊緣具鋸齒,葉面綠色,背面灰白色,被腺點及柔毛;莖四棱形,多分枝,植株高度一般在30-60厘米之間。
-
生態習性:該變種喜光耐陰,適應性強,能在多種土壤類型中生長,但以排水良好、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。耐旱能力較強,但在濕潤環境中生長更為旺盛。
-
分布范圍: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,特別是中國的西南部地區如云南、四川等地。在這些地方,它通常生長于海拔1500-3000米的山地森林邊緣、灌木叢中或是巖石縫隙間。
-
藥用價值:地埂鼠尾草鐘萼變種全草可入藥,味苦辛、性溫,歸肺、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用于治療感冒發熱、咽喉腫痛、跌打損傷等癥。還可用作天然染料,染成藍綠色。
-
觀賞價值:由于其獨特的花型和色彩,地埂鼠尾草鐘萼變種也常被用作園林綠化植物,適合布置巖石園、花境或作為地被植物使用。
-
保護狀況:雖然目前沒有被列入國家保護植物名錄,但由于過度采集以及生境破壞等因素的影響,野生資源逐漸減少,因此需要加強對其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,合理利用資源。
地埂鼠尾草鐘萼變種不僅是一種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植物,同時也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,在科學研究、醫藥開發、園藝應用等多個領域都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。
品名:鼠尾草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花量大,顏色艷麗,花期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1~1.5kg/畝,//結合實際情況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格:全新種子/盆栽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