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藍鼠尾草(Salvia azurea) 是一種屬于唇形科鼠尾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它以其獨特的藍色花朵而聞名,是園藝和自然景觀中常見的觀賞植物。1. 形態特征植株高度:天藍鼠尾草通常可以長到1-2米高,具有直立的莖。葉子:葉片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邊緣有鋸齒,葉面綠色,
天藍鼠尾草(Salvia azurea) 是一種屬于唇形科鼠尾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它以其獨特的藍色花朵而聞名,是園藝和自然景觀中常見的觀賞植物。
1. 形態特征
- 植株高度:天藍鼠尾草通常可以長到1-2米高,具有直立的莖。
- 葉子:葉片呈長橢圓形或披針形,邊緣有鋸齒,葉面綠色,背面略帶灰白色。
- 花序:花序為穗狀,由多個小花組成,每個小花有四個雄蕊和一個雌蕊。
- 花朵:花朵呈深藍色或天藍色,花瓣形狀獨特,上唇較短,下唇較長,呈唇形。
2. 生長習性
- 光照需求:喜陽光充足的環境,耐半陰。
- 土壤要求:適應性強,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,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佳。
- 水分需求:耐旱,但在生長期需要適量的水分。
- 溫度適應:耐寒,能耐受較低的溫度,但不耐高溫。
3. 分布與生態
- 原產地:原產于北美洲,主要分布在草原和干燥的山坡上。
- 引種分布:現已廣泛引種到世界各地,作為觀賞植物在園林中種植。
4. 園藝應用
- 觀賞價值:天藍鼠尾草因其美麗的藍色花朵和較長的花期,常被用于花境、花壇和巖石花園中。
- 切花:適合作為切花,可用于花束和花瓶裝飾。
- 藥用價值:雖然天藍鼠尾草的主要用途是觀賞,但一些鼠尾草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,如白鼠尾草(Salvia officinalis)。
5. 繁殖方法
- 播種:春季或秋季播種,種子發芽適溫為20-25℃。
- 分株:春季或秋季進行分株繁殖,將植株分成若干小叢,每叢帶有根系。
- 扦插:夏季進行嫩枝扦插,插條長度約10厘米,插入沙質土壤中,保持濕潤。
6. 病蟲害防治
- 常見病害:包括白粉病、銹病等,可通過改善通風條件和定期噴灑殺菌劑來預防。
- 常見蟲害:蚜蟲、紅蜘蛛等,可用殺蟲劑進行防治。
7. 文化意義
- 象征意義:在一些文化中,鼠尾草被視為智慧和治愈的象征,常用于儀式和傳統醫學中。
- 園藝歷史:天藍鼠尾草因其獨特的藍色花朵,在園藝界受到廣泛歡迎,成為許多花園和公園中的明星植物。
通過以上介紹,我們可以看到天藍鼠尾草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,還具備一定的生態適應性和園藝應用前景。
品名:鼠尾草種子
高度:50~100cm
特點:花量大,顏色艷麗,花期長,適應性好。
種植量:1~1.5kg/畝,//結合實際情況
種植期:春夏/視地區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供應規格:全新種子/盆栽苗